海外房产

新加坡大力发展组屋 解决土地稀少问题

2013-04-12 14:49:21 新加坡留学云 4008-941-360

大学排名

院校大全

留学案例

在线申请

新加坡人多地少,人口密度高达7257人/平方公里,稀缺的土地资源不仅需满足城市层面的住宅、商业、工业等用地需求,同时需要满足国家层面的军事、蓄水、港口等用地需求。但是,新加坡几十年如一日地大力发展组屋,较好地解决了几百万人口的居住问题,成绩斐然。

一、新加坡住房政策与组屋类型

新加坡于1959年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自治时面临严重屋荒,为此,政府1960年颁布《建屋发展法》,并根据该法令设立建屋发展局(简称HDB),1964年政府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鼓动中低收入家庭购买公共组屋。1968年,政府修改中央公积金法,允许公积金会员动用公积金购买公共组屋,极大地推动了中低收入家庭购房。截至2011年年底,新加坡约有82%的居民住在政府组屋,人均居住面积在30㎡以上,居住条件和环境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因此而荣获联合国公共服务奖。

二、新加坡组屋的规划

新加坡在规划建设组屋时,采取避开房屋密集的市中心,选择城市边缘地带作为起步区,这样不仅便于把市中心的居民疏散出去,而且充分利用了城市边缘地区拆迁量小、地价低的优势。随着地铁、快速路等交通设施的发展,由近及远地向城市外围延伸。当市区人口减少到一定程度,新区住宅逐渐充足后,政府再集中力量改造旧城。

三、新加坡组屋的建筑设计

组屋户型可分为小户型、中等户型和大户型3种。一般来讲,小于90㎡的为小户型,90-110㎡的为中等户型,超过110㎡的为大户型。

底层架空是新加坡组屋极具特色的设计形式。地面架空一方面可以提供不暴露在阳光直射下的活动场所,另一方面有利于通风。开敞的底层可以享受楼外绿化空间的渗透,给在底层活动的老人、儿童创造赏心悦目的视觉环境。架空层通常只简单放置桌椅,除电梯间、楼梯间略作装饰之外,其他只有刷白的落地墙体。底层架空不做商业和停车使用,但可作为婚丧嫁娶的场地使用。

四、新加坡组屋的更新

新加坡组屋建设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但整个城市面貌却不显得破旧,主要是因为政府十分重视对旧组屋的更新改造和开发利用。政府对每个旧组屋都有计划地进行更新,并且更新费用由政府承担90%,更新的具体形式则以公示的形式征求居民意见,这样就确保了组屋区随经济发展不断升级,避免出现贫民窟的现象。

五、新加坡组屋小区的停车设施

新加坡公共住宅区内的交通大多采用人车分行方式,车行系统结合主要出入口和集中停车场布置,以住宅街坊为单位,车行系统环绕于街坊以外,步行系统贯穿于街坊之内,集中停车场(或多层停车楼)则通常位于小区入口处,小区内居住环境相当安静。

新加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严格限制购买和使用私家车,新加坡家庭汽车拥有率为35%,拥有两辆以上的仅为5%。新加坡组屋小区一般不做全地下停车场,架空底层也不用于停车。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与组屋建筑连通的多层车库,一般为5-7层,下边几层供小区住户停车使用,车位固定,智能控制,外来车辆进不去。上边几层供外来车辆停放,总停车位按小区住户70%考虑,完全满足需要并取代地面停车场。

六、新加坡组屋小区的环境设计

在新建组屋区的规划设计中,十分重视通过令人耳目一新的绿化种植和环境景观设计提高土地的隐性价值。小区绿化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物、地貌和树林等自然资源,将集中绿化林荫道和庭院绿化结合起来,有机地联系成绿化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小区内有专门为居民来往而设的上空覆盖有遮阳挡雨的步行道,它与建筑底层架空空间一起构成了完善的步行路线,避免了车辆的交叉,增大了居民步行安全,而且对住宅外环境的空间起到了分隔、限定的作用。

更多新加坡房产信息,请登陆:http://www.housesg.cn/

相关资讯
新加坡留学评估
已有-人成功获取留学方案
© 2005-2024 立思辰留学版权所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