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闻

新加坡父母要做义工换取孩子入学资格! 国内小学生赴新留学中小学途径解析

2014-05-23 10:49:53 新加坡留学云 4008-941-360

大学排名

院校大全

留学案例

在线申请

号称教育系统世界第三的新加坡,小学教育质量非常高。但该国目前只拥有190所小学,远不能满足500多万人口的需要,家长们想要实现随心所欲入名校的可能性非常低。很多望子成龙的新加坡家长甚至在孩子1岁多的时候就要开始准备小学入学了。

在新加坡,入小学的报名录取不涉及任何考试。按照新加坡教育部的规定,每年7月开始,适龄儿童需要为来年的小学入学进行注册。尽管新加坡学校强调就近入学原则,但实际上新加坡学校大多采取“校友”+“就近入学原则”。除了住得近以外,申请人的兄妹、父母还需要是该校校友。

在新加坡,父、母都需要保留自己当年的小学成绩单、毕业证书、小学会考成绩单等来证明自己曾就读该校,为其子女的顺利入学提供充足的证据。有人形象地说,新加坡的小学入学其实就是“世袭制”。

如果学生与“世袭”无缘,家长们只能在入学前几年长期为学校免费做义工。根据新加坡小学的录取顺序,如果家中没有“校友”关系,学校接下来会考虑那些学校义工的子女。而且,家长做义工时间的长短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家长提前三四年开始报名为学校做义工。

著名金融大鳄索罗杰斯的太太,也是靠着做义工才终于拿到新加坡第一名校南洋小学的学位。

然而现实是,随着新移民数量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为心仪的学校多做几年义工了。2013年的入学季,新加坡人心目中的名校在“学校所属教会、会馆或学校义工的子女”注册阶段就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不得不靠抓阄撞大运的尴尬境地了。这也就是说,家长即便是为学校做了几年义工,最终也可能因为运气太差没有帮助孩子获得入学资格。

根据规定,新加坡的父母需要为孩子在适当的阶段去报名。报名的阶段越早,被成功录取的可能性就越高。相反,报名的阶段越晚,被成功录取的可能性就会相应地降低。如果报名的人数超过了招生人数,则将需要依据相关规则进行抽签。

新加坡的官方用语是英语,在整个小学到中学的课程当中,学校的全部课程用英语授课,华文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这意味着到新加坡读中小学,学生能够在接受国际化教育的同时又不会遗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新加坡素以办学认真,学术成就卓越而享负盛名,每年新加坡财政预算中约19%的经费拨给了教育,高达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三至四的经费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如果再加上拨给教育储蓄基金帐户的5亿新元,人均教育经费接近1,400新币。在政府的支持下,新加坡发展优良的全面教育,完全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思考能力和培养学生成为精通双语的人才。新加坡教育联盟介绍,2002年以来,新加坡所有政府学校拥有完善的国际互联网设备,每两个学生能享有一台电脑,百分之三十的课程将以电脑进行学习,全面迈向电脑资讯教育时代。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发表感叹:“新加坡的教育水平已超过英国剑桥对全世界英联邦国家中小学教育的要求”。

新加坡教育联盟为大家介绍申请入读新加坡政府小学分为2种情况:

在基础阶段,学校的主要科目有英文、母语和数学,其他辅助科目包括音乐、美术和手工艺、体育和公民教育。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学习科学。为了能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潜能,学校将根据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在小学四年级时采取分流教育制度。在新加坡,一个小学生必须在六年级时通过毕业会考(PSLE)才算完成小学教育而升入初中。

一、满7周岁的学生可直接申请小一,无需任何考试。新加坡政府小学每年开课时间为1月份,学生最迟可在当年3月份之前申请,申请成功之后可以插班就读。3月份之后申请的学生将在下一年的1月份入学。

二、申请小学2-5年级的学生,需要先在新加坡当地就读3-6个月的小学预备班课程,然后参加新加坡的小学入学考试(AEIS或者QT与PACT),成绩合格后政府会安排进入相应的学校与年级。

相关资讯
新加坡留学评估
已有-人成功获取留学方案
© 2005-2025 立思辰留学版权所有
顶部